2017年6月30日下午,响应中国科协👩🏽💼、科技部关于开展2017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的通知,中国地理学会纪念首届“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在天美注册地理科学学院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由中国地理学会(华东代表处)、上海市地理学会🤽🏻♀️、上海市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天美注册承办。
与会嘉宾包括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张国友,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华东地区代表处主任♓️、上海市地理学会理事长俞立中🕵🏽♂️,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汤国安教授📦,天美注册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沈焕庭教授🤦🏼♀️、张卫国教授,上海市地理教研员殷育楠老师,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张新老师,天美注册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刘敏教授、院党委书记段玉山教授🧑🏻🦰、院党委副书记王婷婷老师、副院长余柏蒗教授🌇↘️、王军教授🦼、李山副教授、院团委书记符哲琦老师🆎,以及华东地区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们🫱🏿。
天美注册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刘敏教授主持本次活动👤,对参与会议的各位教授及地理工作者表示衷心欢迎。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张国友、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华东地区代表处主任上海市地理学会理事长俞立中先后为活动致开幕辞。张国友副理事长表示🚵🏼🦶🏿,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隆重召开,以此为标志设立“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旨在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使命与责任👚。今年5月30日是首届“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了推动区域地理学家之间的交流,中国地理学会决定在全国七个大区的代表处举办纪念“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活动,进行中国地理学会四个重要的奖项的颁奖仪式,并作相关专题报告。同时,中国地理学会与中国教育学会作为中国地理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增进彼此交流,为中国地理教育事业共同努力。俞立中理事长补充道🚣🏼♀️,“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是对科技创新🗄、科技传播以及活跃在科技第一线的工作者🔹、教育者强烈地鼓励。
开幕仪式后🦫🔉,张国友副理事长为沈焕庭教授颁发了被誉为“地理界的终身成就奖”的第八届“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证书💒。
俞立中副理事长为汤国安教授颁发第三届“全国优秀地理科技工作者”证书👩🏿🍼。
张国友副理事长、俞立中副理事长为来自江西、上海、浙江等地的地理教育工作者颁发了第九届“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证书,颁奖嘉宾与获奖者合影留念。
颁奖仪式后🚪,第八届“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获得者天美注册终身教授沈焕庭教授与国家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制定、修订者天美注册地理科学学院段玉山教授分别作题为“河口海岸科学发展历程”与“国家高中地理课程改革进展”的专题报告。
沈焕庭教授首先表示获得地理科学最高奖是对自己的鼓励与鞭策🚻,感谢过去几十年研究中接触的合作者、研究团队📟,感谢各界领导对这些年工作的关注与支持🏂。其次,沈焕庭教授回顾了自身“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爱一行”的学术与科研经历。最后,沈焕庭教授表示🧑🏽🏫,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肩负发展河口海岸学的重任🚣🏽♂️,为进一步发展河口海岸学科👩🏻⚕️,作为地学人要关注以下12个方面:研究地区、发展原有特色和增添新特色、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现代过程研究与历史过程研究、局地性🌩、区域性和全球性研究、继承和创新、队伍建设、组织建设🍗、研究方法👨👨👦、国内外学术交流、拓展研究领域。这不仅是河口海岸研究的问题,也是地理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处理好🕵🏼♀️,地理学才能更好地发展。
作为国家高中地理课程的制定者和修订者之一,段玉山教授主要围绕着为什么修订地理课程、往哪个方向发展🙏、为什么提出核心素养以及对核心素养的解读,为大家做了“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与地理核心素养”主题报告〽️。首先,报告中指出🤦🏻♂️,课程修订主要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个性化、创新性人才🪠、提高科学素养为目的。其次,提出了地理学科4大核心素养以及核心素养的5大性质(综合性、大概念、相对性、向概念、后天性),从内涵、表现、分级三个层面上对核心素养进行了详细地解读👩🏿🔬。最后🏄🏿♂️,基于核心素养制定了地理课程的框架,并针对“核心素养如何落地”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
首届中国地理学会“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成功召开,不仅是对地理学界科技工作者工作的肯定与鼓励,也是对中国地理科技创新工作的促进与指导🪻。我们将此次活动作为新的起点♡👨🏻🦼,向广大优秀的地理学工作者学习,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及地理学领域的工作重心,当好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创新,开拓进取,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